人究竟是如何改變的?:基督教事工中的靈魂治療和改變理論

你們的改變理論是什麼?具體來說,你想在主日達成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你為實現目標所採取的策略有哪些?你是否真的試圖教導人們上帝對人類生活的願景?你最終是想培養某種宗教體驗嗎?它的核心是讓人們走向聖壇參加聖餐嗎?你的主要目標是培育門徒呢?還是傳福音呢?或是激發社會行動?
如果你是一個領受牧養之人,而非實際的執行人員,這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你認為自己週而復始的基督徒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你在主日,你所期待的是什麼?你認為自己在什麼樣的事工中最常被服侍到?

幾個唯獨?六?五?四?三?二?一?

500年多前發生的種種及其精神以「五個唯獨」予以濃縮並繼承,即唯獨聖經、唯獨信心、唯獨恩典、唯獨基督、唯獨神得榮耀。甚至在一些現代教會中,這五個標記上升至教會信仰告白的高度,用以澄清、釐定、認同。鑑於五個唯獨與宗教改革聯繫之密切,或許很多人會直接以為這五個標記是500年前某位神學家流傳下來的,再不濟也得有個二三百年的傳統吧?

成聖是一個定向

我們對成聖、門徒訓練和輔導的實用性看法,往往都假定了一個單色的答案,並成了近視眼。如果你背誦並回想起一節特別的聖經經文,就能清理掉所有的混亂嗎?正確的祈禱生活會驅散所有的黑暗嗎?牢記/紀念你是神的孩子或因信稱義,是否就能保守你心免受各樣邪惡的侵擾?培養一套新的習慣就可以免除掙扎嗎?坐下聽好的講道,且每天有靈修,就夠了嗎?對他人誠實負責就是行在清潔中的決定性關鍵嗎?謹慎的自律和一個結構性的生活計劃就能消除失敗的可能性嗎?

威登堡協約 the Wittenberg Concord

《威登堡協約》(The Wittenberg Concord)是在1536年,有馬丁布塞珥牽頭,墨蘭頓執筆,就聖禮問題,在德國路德宗教會與德國西南部、瑞士西部的改革宗教會之間討論、協商的結果。它是新教各教會間嘗試尋求共識的一份文件,旨在對共同持有的觀點進行肯定,如共同否定實體轉變、肯定基督在聖餐中的真實臨在。

被延遲的死亡

教會無疑是要幫助人們活下去,但卻是要活在那必死的陰影之下。她必須把這個屬世的部分放在永恆的大背景下。她要在她的講道、儀式、詩歌和聖禮中預備人認識死亡是一個我們所有人有朝一日都必須面對的,令人生畏、可怕的事實。但這世界上的苦楚——事實上,我們許多人都享受著這種短暫且表面的繁榮——與将要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相比,這些都是至暫至輕的苦楚了。

網路媒介與網路聚會

仍需要指出的是,雲端所傳的並非只是一串代碼,一段雲端信息的傳遞(無論是指內容,還是方式)而已,是可以稱為上帝話語的出口的。

信心是一場真實的冒險旅程

許多平台的信息都非常準確地解釋了在主里的平安不是外在的平安,不是沒有患難,而是在主里的。但許多的信息往往也就在這裡停住了。似乎我們都默認大家知道何為「在主里」。 

等待/waiting

我在等公交,她或許在等家人,他或許在等座位。但說實在的,我不知道他們等什麼,可能我猜得對的。但我知道,無論是他們,還是我,我們三個都是個人。